在包裝印刷行業中,絲網印刷技術不僅是一種印刷技術,也是一種廣泛應用的工業技術。要提高小型絲網印刷企業的產品質量,就必須了解絲網印刷的特點,認清絲網印刷的本質。除了包裝、電路板、印刷等領域稍微大一點的企業,絲印都是小而散的。如果運營商在應用行業追求規模,從市場定位的角度來看,他們必須使產品多樣化,以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從而抑制越來越高的運營成本。對于人力少、專業經驗少的小型絲網印刷企業來說,產品的多樣化會急劇增加質量控制的難度,甚至使質量管理失控。
印刷企業的質量控制應該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生產過程完成后的一次檢查,因為這樣未能達到控制的目的。對于大大小小的絲網印刷企業來說,質量檢測過程必須融入生產過程。具體操作方法是:盡量規范生產流程,實施數字化,找出影響絲印質量的原因,在過程中建立一系列的“質量關”。如膠片質量檢查、制版過程控制、油墨參數控制等。質檢員需要熟悉絲網印刷專業才能合格。在小企業,生產主管必須有“雞蛋里挑骨頭”的質量意識,必要時行使開罰單的權力。
每個絲網印刷產品都有自己的生產工藝和質量控制技術。這些大多是在實踐中積累的操作技術,其實都是專門的東西。例如,在印刷薄膜開關時,使用低粘度膠輥去除落在印刷品表面的微小灰塵顆粒。國產光敏膠與國外光敏膠相比,原料相同,區別可能在于相關的添加劑。企業積累的專業技術經驗是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石之一。
與其他印刷工藝相比,絲網印刷工藝很難控制許多參數。
在絲印行業,把產品做得極其精細、精致的人叫師傅,其他的操作工也因為這個原因叫技師。無論是手動、半自動還是全自動操作,人的因素永遠是第一位的。從第一次膠印到最后一次印刷,過程中的參數變化不大,但絲印就不一樣了。印刷過程中的參數一直在變化,如絲網張力、絲網變形、刮刀鈍度等。所以進入絲印行業,雖然門檻低,但是要想徹底,還是要多下功夫。在絲印工廠中,絲印操作人員的素質和技術水平非常重要。培訓工人已經成為大大小小的絲網印刷廠提高生產質量的一個非常必要的環節。不要誤以為管理者有了質量意識,有了批判的眼光,就能做出好的產品。領導的速度不是企業的速度,產品最終是在工人手里做出來的。只有工人有責任感,有科學的質量控制策略,才能生產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